第117章 认可(第3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让真正忠于皇室又有能力的官员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隆裕太后微微皱眉,轻声道:“只是这样一来,那些被裁之人肯定心怀怨怼,内务府那边的反应恐怕不会小。”
“这内务府牵一而动全身,还得慎重啊。”
凌霄笑了笑,说道:“皇额娘圣明。所以咱们在处理此事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皇额娘所言极是。内务府势力错综复杂,儿臣也不想大动干戈。”
富察明德既已认罪,朕便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但他必须退还赃银,要他全部退还也不现实,就以此事倒推三个月为期限。且要协助朕对内务府进行改革。
内务府是扯出萝卜带出泥,没有一个官员是干净的。
“至于其他官员,若有心改过,便主动交代问题,朕可网开一面;若依旧冥顽不灵,定不轻饶。”
皇额娘您在养心殿朝会上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和内务府的官员及那些与之勾连的王公大臣彻底撕破脸。
“若是一上来就因富察明德一事与他们彻底撕破脸,只怕朝局有变,改革之路也会困难重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咱们此次朝会议论,更像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诱导。让他们知道咱们对内务府改革的态度,同时又给他们一个妥协的机会。”
隆裕太后轻轻点头,眼中透着几分睿智:“皇帝的意思哀家明白。这内务府之事,不能操之过急。”
只是如何在这其中找到平衡,既能让改革顺利推行,又能不使矛盾激化得太厉害。”
隆裕太后沉思片刻,说道:“那皇帝接下来要如何打算?”
凌霄接着说道:“在内务府官员服软时,咱们可以顺势再提出引入西方管理模式来改革内务府的财政与人事制度。”
如今西洋各国展迅,他们那一套管理模式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咱们若能部分引入,定能让内务府焕然一新,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贪污舞弊的机会。
如此一来,既能让朝廷节省开支,又能让那些对改革持有观望态度的人看到变革带来的好处,从而争取到更多支持。”
隆裕太后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缓缓点头:“皇帝你这想法倒是周全。只是引入西方管理模式,恐会遭到守旧派反对。”
凌霄恭敬地说道:“皇额娘,改革本就不易,守旧派的反对在所难免。”
“但咱们可以先从一些小处着手,比如在人员考核、物资采购等环节引入一些简单的西方规则。”
“待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推进。而且皇额娘您在这紫禁城中地位最高,最尊贵,有您支持和醇亲王爷的辅佐,定能让这些举措顺利推行。”
暖阁内隆裕太后靠着软榻微微闭上双眼,似乎在思索着凌霄的建议。
片刻后,隆裕皇太后睁开眼,目光坚定地说道:“皇帝你所言有几分道理,此事便依你所言。只是这其中的尺度,你我母子二人一定要好好把控,莫要让事情脱离掌控。”
凌霄连忙弯腰行礼:“皇额娘放心,儿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此事顺利进行。”
说着,凌霄便转身走向书案,背影在窗外的阳光映照下,显得坚定而笃定。
隆裕太后望着他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对此次改革充满了期许。
凌霄在书案坐定,却难掩眼中的精明与干练。
他微微皱着眉头,手中执着一本厚重的账册,逐页翻阅,前世的记忆与眼前的数字相互交织,让他全神贯注于其中。
账册的纸张散着陈旧的气息,上面的墨迹因岁月的侵蚀有些模糊。
凌霄目光如炬,迅捕捉到关键信息。
他先查看的是营造司的材料订购记录,凭借着前世在财务审计方面所学的知识,他熟练地将订购数量与工程实际所需进行比对。
“按这长春宫维修的工程规模,所需的金砖数量应是严格根据面积计算得出。”
凌霄喃喃自语,手中的朱笔在账册上轻轻一点。
他快计算着工程面积所需对应金砖数,又对比账册上的订购量,眉头越皱越紧。
“竟多出了近三成!”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这多出的青砖数量。
不仅石料砖头,各类木材的订购也存在问题。
根据工程用料规划,所需的杉木本应按照特定的尺寸和数量供应,然而账册上却显示量订购。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zhenranwen.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