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 好消息(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归德府城城门大开,明明已经下午,但大股的骑兵却还是源源不断的驶出府城。
    随后在刘宗敏的旗号下,向着开封方向疾驰。
    而更早得知消息的开封,也早在一天前,便将河南生的事情,通过驿站,往了京师。
    此刻京师。
    宽大乾清宫内,崇祯坐在上,看着眼前奏折,眉宇紧皱。
    下方,王承恩拿着一封封军报,不断高声宣读出来。
    “故而南阳府与张献忠部的交战,湖广左良玉部损兵八百,军马器械无数,亟待朝廷补充。”
    又念完手中一份报告,王承恩正要拿起下一封,上方的崇祯,却随手丢下奏折,面含恼怒和无奈的看向下方:
    “诸位爱卿,关于河南眼下局势,诸位有何见解?”
    崇祯不再处理政务,王承恩也放下了手中新的军报,随后喝了口水,微微润了润喉咙。
    而在王承恩另一边,崇祯目光看去的方向,几个身着红袍的一品大臣,正坐在椅子上,面容严峻。
    此刻崇祯问,大臣们纷纷看向中间,一位儒雅异常,面容自带英武的儒雅老者。
    看着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对方,崇祯也是皱着眉,直接点名:
    “丁启瑞,你身为兵部尚书,有何见解?”
    东林把持朝政,朝堂上别的不好说,官员的仪容是极富气质。
    不同于孙传庭的内敛,此刻丁启瑞仅是靠着外表,众人看去便觉得是一位顶尖儒将。
    只是此刻这位儒将听着崇祯点名,眼底却闪过一丝慌乱与无奈。
    为何?因为史书上对丁启瑞最多的两句评价,便是‘启瑞不知兵’和‘故而遁走’
    他之所以能当上兵部尚书,除了能干的都被崇祯砍完了,没砍的也不敢上外,还有就是东林一脉的大力支持。
    此刻崇祯询问对策,正如了历史上的评价,启瑞不知兵,不知该如何回话。
    现场一时间有些沉寂,崇祯见此眉宇皱的更紧,正要带着责备开口,丁启瑞终于开了口:
    “以下官拙见,还是应当尽快催促孙传庭出关。”
    一句话开口,打破了沉寂,上方崇祯闻言后,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看着崇祯脸色缓和,丁启瑞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兵,但察言观色揣摩上意,丁启瑞却知道的很。
    而且让孙传庭出关,不仅能讨到崇祯欢心,也能给潼关的士绅大族,一个交代。
    丁启瑞说完,周围东林大臣微微投来满意色彩。
    孙传庭在潼关,乃至整个陕西三边,都在大搞查田,早就将山西的士族逼的苦不堪言。
    虽然朝中眼下并无陕西一脉的大臣,但天下士族是一家,若是让其他地方看见孙传庭这么搞出了甜头,其他地方都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现场气氛随着这句话后,渐渐活跃了起来,崇祯也并非完全愚蠢,在丁启瑞这句话后,立即提出了异议:
    “可眼下闯贼坐大,孙传庭也一直说兵新募不堪用,若是贸然出战”
    崇祯没有继续,此刻将孙传庭解释的话语说出来,不仅是心中确实有些担忧,也是希望有人能出来打消自己顾虑。
    毕竟李自成的展度,已经完全出了崇祯的预期。
    再不想办法遏制,不等孙传庭出关,李自成就能打进京师了。
    看着崇祯有些支吾,丁启瑞如何不明白崇祯想法?于是立即接过话头:
    “微臣反对此论!”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zhenranwen.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