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蜀汉之庄稼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9章 相互算计(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c0,更新快,无弹窗!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兴修华夏最早的蓄水灌既工程之一——芍陂。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孙叔敖之所以要修这个水利工程,是因为这个当时名为安丰城的地方,就已经是楚国北疆的农业区。
    只是安丰城,正好位于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
    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把低洼的芍陂挖宽挖深,形成巨大的蓄水池。
    然后在芍陂先后修建了六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
    其实也就是半人工的大水库。
    芍陂建成后,灌田万顷,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
    楚国能成为春秋五霸,芍陂功不可没。
    历经八百多年后,进入三国时代,曹魏实施屯田政策,曹操亲临合肥,收流民,开芍陂屯田。
    而当年的安丰城,现在已然变成了寿春城。
    所以说,寿春作为江淮一带的人口重镇,同时也是曹魏的扬州都督府治所,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若是吴军当真能偷袭成功,拿下寿春,那么就相当于掐断了魏国扬州的经济与粮食命脉。
    魏国几乎就得乖乖把南边的江淮之地拱手相让。
    虽然魏军在最后一刻,终于闭上了城门。
    但城头的杨弘,仍是惊出一身冷汗。
    初夏的日头升起,已经有些微微的灼热。
    但杨弘仍是感觉后背凉嗖嗖的。
    全琮让全军安营扎寨,他却是不下马,而是说道:
    “带上人,随我来!”
    陛下也好,诸葛恪也罢,他们都在全力地拖延和调动魏贼,自己必须争分夺秒破城。
    全绪和全端连忙起身,带着亲卫跟在全琮马后,再次向着寿春城而来。
    “大人,小心!”
    看着自家大人已经快要进入弓失的射程范围,仍是没有止步的意思,全绪连忙提醒一声。
    “无妨,我心里有数。”
    全琮也算是军中老将了,自然知晓哪里是安全范围。
    杨弘看到城下有人在士卒的拥护下,骑着马不断地寿春周围打转。
    知道这是对方的将领在观察城池。
    这本也是正常之事。
    毕竟城内兵少,无法出城与贼人一战。
    但看着对方一直堪堪在弓失范围边缘游走,颇有托大之意,让他实是气不过:
    “欺我军中无神射耶?”
    “来人,拿强弓,召射手!”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zhenranwen.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